首页

女王的脚

时间:2025-05-24 03:57:25 作者:融入国潮风科技范 湖北随州举行炎帝文化庙会 浏览量:23253

  2024年5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举行第五次中巴外长战略对话后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说,达尔副总理兼外长履新后把中国作为对外正式访问的首个国家,体现了巴方对中巴关系的特殊重视。刚才我同达尔副总理兼外长就中巴关系、各领域合作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地区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战略沟通,达成了广泛共识。我们一致认为,中国和巴基斯坦是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巴“铁杆”友谊历经时代风云检验,坚如磐石、重如泰山。在动荡变化的世界中,一个健康稳定、强劲发展的中巴关系,对地区和平繁荣具有重要意义。

  王毅强调,双方要以“四个坚定不移”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好、发展好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第一,坚定不移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中方赞赏巴方坚定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在台湾、涉疆、涉藏、涉港等问题上坚定支持中国。中方也将一如既往坚定支持巴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支持巴方走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支持巴方坚定打击恐怖主义,支持巴方在国际地区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双方将发挥政治安全领域各个磋商合作机制作用,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毫不动摇地相互理解和支持。

  第二,坚定不移推进全方位务实合作。双方同意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和政策协同,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升级版”,帮助巴基斯坦更好实现经济增长、民生改善、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同时积极稳妥推进中巴经济走廊第三方合作。要因地制宜加强产业、农业、矿业、新能源、信息技术等领域合作,帮助巴基斯坦实现自主、均衡和可持续发展。还要推动既定重大互联互通项目,为巴国家发展提供助力,进一步释放巴区位优势,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

  第三,坚定不移保障共同安全。巴方向中方通报了“3.26”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项目中方车队遭受恐怖袭击事件调查结果,再次向中方遇难人员致以深切哀悼,承诺将继续全力缉拿真凶并将其绳之以法,保护在巴基斯坦的中国人员、项目和机构安全。中巴两国将进一步深化反恐安全合作,呼吁国际社会进一步构建反恐统一战线,以“零容忍”态度打击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标本兼治铲除恐怖主义滋生土壤。

  第四,坚定不移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双方将继续在联合国、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中加强协调配合,维护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巴方重申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和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重大主张。关于巴以冲突,我们的立场始终是一贯的,呼吁全面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第2728号决议,立即实现无条件、持久停火,切实保护平民。双方一致表示要反对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制造集团对立和阵营对抗的图谋,共同维护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发展繁荣。

  王毅表示,当前,中国正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巴基斯坦本届政府致力于带领人民实现国家安全稳定、发展繁荣。双方将一道努力,落实好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密切各层级交往,深化各领域合作,携手应对风险挑战,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更好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外交部网站)

【编辑:李岩】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聚焦博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发展新质生产力,人才是关键

BPW(梅州)车轴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温航华表示:“税务部门细致的政策辅导,让我们的境外投资方先后两次递延纳税1440万元,节约了投资成本,带来更多的投资额。”

5G智慧管理全覆盖 北京5家市属公园游船将开航

习近平强调,中芬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两国始终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中芬务实合作起步早、成果多、潜力大。不久前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这将给中芬两国合作以及全球发展带来新动力、新机遇。欢迎芬方积极参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拓展绿色转型、信息技术、数字经济、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合作,构建新时期两国互利合作新格局。中方愿同芬方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决定将芬兰列入单方面免签政策范围,欢迎更多芬兰朋友来华经商、旅游、留学。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从“吃鱼难”到“吃好鱼” 看优良种业如何“养”出放心鱼

来自台湾世新大学的苏伟恩表示,非常高兴来到北京大学再次与好朋友们会面。“上个时代是‘美国梦’,我相信这个时代是‘中国梦’”,他希望毕业后可以来北京发展。

2024广州茶文化节“百席大茶荟”在广州开席

正因如此,前期防火科普宣传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是禾木驻防分队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针对景区客流量大、发生火灾风险较高等特点,分队提前制定防火执勤方案,宣传小分队采取流动宣传、定点定位宣传以及重点区域巡护宣传等手段,对景区游客普及森林防火灭火相关知识。

李希将访问意大利、肯尼亚、南非

中国人在中秋节饮桂花酒的习俗由来已久,可上溯到2000余年前的东周时期。屈原曾在《九歌·东皇太一》中吟道:“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又在《九歌·东君》中曰:“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桂酒和桂浆,均是原始的桂花酒。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